一般人睡覺時,心通常是在一種渾沌不明的狀態,過往的習性有時候會從意識裡的夢境出現,這時如果做惡夢,身體就會跟著緊張、焦慮,無法真正的休息。
⋯⋯
相對而言,修行人在休息或睡覺時,心仍是清楚而放鬆的,像虛雲老和尚有一次在殿堂上不小心睡著了,但他卻知道弟子偷吃佛桌上的供果。聖嚴師父也是如此,開會時師父偶爾會打瞌睡,但他很清楚整個會議的進行,醒過來還能參與決議,這就是默照禪所說的「不觸事而知」。

我們應該練習讓我們的心保持明覺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、想什麼,也清楚知道心裡所產生的各種反應,而不要讓自己不清不楚、迷迷糊糊地過日子。

問:放鬆與放下、放空有何不同?
答: 放鬆是放下的基礎,而唯有放下才能真正的放鬆。

一般人習慣將看到的現象分割為我的、你的、外在的環境,我的五蘊、外在的五蘊……。由於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心和眾生、環境是一體的,當外境一動,心就跟著運作,心一在乎、一對立,身體就會跟著緊繃。因此「放下」就是放下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(四相),也就是五蘊皆空。心的放鬆就是放下,身的放下就是放鬆。心不去在乎、不用力,心甘情願,放下才能放鬆。

「放空」是指什麼都不想、都不做。當我們不想、不做時,乍看之下好像放鬆了,但這只是表層的鬆,因為我們可能不清楚自己正處於怎樣的狀態,如果進一步向內探索,或許深層的自我仍在千般計較。

其次,「放空」表面上好像什麼都不想、都不做,但其實還是抓住了一個「什麼都不想、都不做」的念頭。真正的放下,是不放這邊也不放那邊,心不停留於任何一種狀態,也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無住」。
 這是從別網站分享的。是否也說中你我內心所想的那一塊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雨慈 的頭像
    陳雨慈

    飛星紫微斗數陳雨慈(幸福紫微方程式)

    陳雨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